2026考研,这些“冷门”专业将迎来黄金十年
在考研竞争从“热门内卷”向“价值深耕”转型的当下,一批曾被忽视的“冷门专业”正凭借政策红利、产业刚需与人才缺口,迎来为期十年的发展黄金期。这些专业之所以“冷”,多源于社会认知滞后或前期产业支撑不足;而其“热”的核心逻辑,在于精准契合国家战略、产业升级与社会需求
在考研竞争从“热门内卷”向“价值深耕”转型的当下,一批曾被忽视的“冷门专业”正凭借政策红利、产业刚需与人才缺口,迎来为期十年的发展黄金期。这些专业之所以“冷”,多源于社会认知滞后或前期产业支撑不足;而其“热”的核心逻辑,在于精准契合国家战略、产业升级与社会需求
经历了多次重要变革,如1919年强化社会议题评论;1966年推动出版流程现代化;1980年首次推出电子出版形式。
8月,挪威Northern Lights(北极光)项目成功完成首次二氧化碳注入与封存,这是全球首个获批的二氧化碳跨境运输并实施海底地质封存的项目,标志着全球首个面向第三方的碳封存服务项目正式投入运营。
9月3日,英国南极考察处的科学家称,受温暖的海水影响,世界上最大的冰山A23a正“迅速分解”为“几大块”,未来几周可能持续解体并变小到难以辨识。冰山从冰架断裂脱落是一个自然过程。不过,研究人员说,南极冰架近来流失冰的速度加快,或许与人类行为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相
9月3日,《自然》(Nature)发表题为《地质碳封存的谨慎行星极限》(A Prudent Planetary Limit for Geologic Carbon Storage)的文章指出,全球地质构造中可安全封存的二氧化碳上限约为1.46万亿吨。
2025年8月25日,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》(PNAS)发表题为《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将长期削弱土壤微生物多样性》(Rising Global Temperatures Reduce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over the Long T
2025年9月10日,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——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恩平15-1油田碳封存项目累计封存二氧化碳突破1亿立方米。
为贯彻落实《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(发改价格〔2025〕136号)要求,扎实做好我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工作,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研究制定了《黑龙江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
每天1亿人次在地下钢铁网络里高效穿梭,14公里长的长江隧道像巨龙般凿穿江心,1亿立方米二氧化碳被永久封存在海底岩层——这不是科幻电影的震撼镜头,而是中国“十四五”重点工程的“日常进度条”。从城市地下的轨道交通网到横跨江河的高铁大桥,从云端的输电铁塔到海底的碳封
2025年9月,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(IIASA)的科学家们在权威期刊《自然》上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。由马修·吉登(Matthew Gidden)领导的团队经过严谨计算,指出地球可供安全利用的地下二氧化碳封存空间仅约1,460吉吨(Gt),这一数字与此前行业普
为给地球“降温”,全球亟需减排二氧化碳并增强生态系统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。森林作为天然的“吸碳器”,是调节气候不可或缺的“绿色空调”,而植树造林也被认为是极具成本效应的自然气候方案之一。
本文将为您分享同济大学蒋正武教授可持续混凝土研究团队近日于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杂志(IF=13.1)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Effect of alumina on the carbonation reactivity of ca